1
第一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研讨会
(第1 号通知征文通知)
?? 主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
?? 承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协办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
《岩土力学》编辑部《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编辑部
?? 时间2013 年10 月26-27 日(周末)
?? 会议地点重庆市
2
?? 会议宗旨和议题
我国分布着种类繁多、面积很广的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如黄土、膨胀土、冻土、
盐渍土、红粘土、人工填土等。它们的力学性质随环境和气候条件而剧烈变化,对交
通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国防工程、铁路、机场、环境等影响很大。随着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程中遇到的非饱和土与特殊土问题越来越多,不仅影响和
制约西部的发展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东部的发展。由于特殊土大都处于地下
水位以上,属于非饱和土,故非饱和土力学是研究它们的理论基础;研究非饱和土与
特殊土的工程特性,发展相应的力学理论,开发室内和现场测试吸力、变形和结构性
的新技术,发展处治病害的新方法,为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
持和技术支持,丰富和发展岩土工程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先后于1992 年3 月和2005 年4 月在北
京和杭州召开了两次全国非饱和土学术会议,1994 年在武汉召开了中加非饱和土与
膨胀土学术会议,2009 年12 月在西安召开了西部特殊土与工程学术会议,为非饱和
土力学与特殊土力学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目前从事非饱和土与特殊
土教学、科研、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和科技人员数量众多,同行们渴望有一个交流平台。
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众多非饱和
土与特殊土同行专家的关心帮助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于2010 年12 月批准成立了“非
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交流平台应运而生。2011 年8 月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
业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了专委会章程和组织机构,确定
2013 年在重庆召开第一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会议,由中国人民
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承办。
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批准,第一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
力学及工程学术研讨会定于2013 年10 月25-27 日在重庆召开。会议将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以促进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为宗旨,以科技创新为中心议题,
对非饱和土、黄土、膨胀土、冻土、膨润土、盐渍土、红粘土、人工填土等特殊土(软
粘土除外)的基本性质、测试技术、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桩基工程、地下工程、边
坡工程、环境工程和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和工程新经验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
交流。热烈欢迎全国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勘察、设计、施工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踊
跃撰稿、积极参加会议。
?? 征文范围
1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基本性质(包括持水特性、渗水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特性、
透气特性、细-微观结构及其演化特性等)和室内试验新设备
②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的力学理论(包括本构模型、强度理论、固结理论、稳定理论、
土压力理论、承载力理论、渗流理论、热-水-力-气(汽)-化学多场耦合理论等)
3
③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和基础工程
④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土工建筑物和高边坡(包括土石坝、防洪/浪堤、渠道、
路堤、挖方堑坡、高填方、尾矿坝、灰坝、平山造地等)
⑤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深基坑和地下工程(包括地下输水渠道、铁路/公路隧道、
地铁站等)
⑥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地区的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的机理和防治
⑦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相关的现场测试新技术
⑧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相关的新材料和新工法
⑨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相关的重大岩土工程实录和新经验
⑩ 废弃物工程处置的岩土工程屏障设计和分析
? 非饱和土与特殊土相关的数值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
?? 论文要求与出版
论文要求:(1) 论文要求尚未公开发表,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
精炼,引用文献明确出处,字数控制在6 页内。(2) 论文内容务必实事求是,不得
侵犯他人著作权,不涉及保密内容,文责自负。(3)会议论文格式一律按照《岩土力
学》期刊格式撰写。(4) 务必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E-mail 地
址。
论文经《岩土力学》和《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编辑部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将
在2013 年10 月两家刊物的正刊和增刊上发表。
?? 重要日期
2012年05月11日宣发会议第一号通知(会讯及征文通知)
2012年12月31日前提交论文全文
2013年03月31日论文修稿通知
2013年04月30日论文修改稿截止
2013年08月31日发布会议第二号通知(注册通知)
2013年10月25日代表报到
2013年10月26~27日学术交流
2013年10月28日会后考察
?? 相关信息
会议期间将设立岩土工程新仪器、新技术、新材料、新软件等方面的展览,热烈
欢迎相关公司和单位参加。
4
会后将组织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天坑和长江三峡
等风景名胜。
?? 顾问委员会
周镜黄熙龄陈祖煜程国栋郑颖人龚晓南赖远明陈仲颐谢定义包承纲
殷宗泽刘祖德王恭先白世伟李广信郦能惠林在贯陈愈炯吴肖茗罗宇生
李生林张苏民谭罗荣陈守义顾安全汪国烈沈励操司炳文刘明振华遵孟
?? 学术委员会
主席:陈正汉
副主席:孔令伟马巍邢义川徐永福张炜邵生俊蒋明镜王驹
委员:白晓红程展林方祥位胡黎明胡再强黄茂松黄雪峰李相菘刘奉银
刘厚健刘以藻刘月妙陆新吕海波骆亚生马惠民马良荣缪林昌
齐吉琳邵龙潭沈小克孙德安滕文川汪时机王家鼎王兰民王年香
韦昌富吴宏伟徐张建杨果林杨和平姚仰平叶为民袁俊平詹良通
张爱军赵成刚赵明华赵彦旭郑明新周海青朱武卫朱彦鹏邹维列
??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席:方振东宋海英
主席:黄雪峰
副主席:石少卿刘新荣梁波朱彦鹏郑建国胡再强
委员:周海清陆新刘元雪陈辉国汪时机何秋霖余咏平张伟秦冰
宋强辉王和文申春妮姚志华章峻豪程香覃小华张蓓汪龙
秘书长:方祥位
副秘书长:孙树国郭剑峰
?? 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后勤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邮编:401311
联系人:黄雪峰13018305596 方祥位13101306926
孙树国13608398006 郭剑峰13220373973
E-mail:fangxiangwei1975@163.com(方祥位)
guojianfeng@yahoo.cn(郭剑峰,投稿邮箱)